發布時間:
2022-09-26 13:35
來源:
8月28日,《農民日報》二版頭條刊發《為農業高質量發展賦能——貴州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》,報道農業現代化,是“十四五”時期推動貴州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。貴州緊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不斷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,做強做大特色優勢產業,持續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,努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、鄉村宜居宜業、農民富裕富足。水果產業,是貴州12個特色產業之一。推進山地農業現代化進程中,貴州圍繞重點發展的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,推動品種培優、品質提升、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,持續提升特色優勢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。貴州通過實施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的組織方式,依托龍頭企業、合作社、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,帶動廣大農民通過土地流轉、務工收入、入股分紅等多種形式分享產業發展紅利。念好“山字經”,種出“搖錢樹”,貴州堅持做強做大優勢產業,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,推動農業“接二連三”讓更多農民分享產業增值收益。具體報道如下:
民致富的重要產業,形成“村村有果林、戶戶有果園”的良好發展局面。“依靠蜂糖李產業,帶動了全鎮2779戶1萬余名村民增收。”六馬鎮黨委副書記韋自平告訴記者。
水果產業,是貴州12個特色產業之一。推進山地農業現代化進程中,貴州圍繞重點發展的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,推動品種培優、品質提升、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,持續提升特色優勢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。
延伸農業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
盛夏時節,六盤水市水城區米籮鎮獼猴桃產業園里,花木繁盛,獼猴桃已掛滿枝頭,長勢喜人。
米籮鎮是六盤水市紅心獼猴桃的核心產區,曾經因耕地破碎、土地貧瘠,村民收入少、生活困難。2009年以來,水城縣(現水城區)先后引進貴州潤永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、六盤水市農業投資公司等企業來到米籮鎮,按照“龍頭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,大力發展獼猴桃產業。
米籮鎮俄戛村村民李如明告訴記者:“土地流轉給公司入了股,管理基地每個月有3000元的工資,日子過得好得很。”在六盤水市,有很多像李如明這樣的脫貧戶因為獼猴桃產業擺脫了貧困,過上了好日子。
現如今,六盤水市獼猴桃種植面積達20余萬畝,掛果面積有7萬余畝,直接帶動12.6萬人增收。種植規模增加的同時,六盤水市還不斷延長獼猴桃產業鏈,打造出了獼猴桃果酒、獼猴桃果干等產品,通過鮮果深加工進一步提升獼猴桃附加值。
實踐證明,貴州通過實施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的組織方式,依托龍頭企業、合作社、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,帶動廣大農民通過土地流轉、務工收入、入股分紅等多種形式分享產業發展紅利。念好“山字經”,種出“搖錢樹”,貴州堅持做強做大優勢產業,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,推動農業“接二連三”讓更多農民分享產業增值收益。
打造特色肉牛產業帶動農民增收
每月農歷逢“一”“六”,遵義市鳳岡縣金橋梁大牲畜交易中心就會格外熱鬧,這是當地趕牛集的日子,周邊村民、外地客商聚集于此買賣肉牛。如今,這里已經成為黔東北較大的肉牛交易市場,一天最多交易量達3600頭,年交易量超過10萬頭,交易額達數十億元。
近年來,鳳岡縣將肉牛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,不斷加大扶持力度,引進龍頭企業,積極鼓勵村民養牛,并且通過優種選育、科學飼養,實現了貴州本地黃牛產出高品質雪花牛肉的突破。截至目前,鳳岡縣牛存欄16.9萬頭,年出欄6.8萬頭,肉牛產值突破20億元,成為貴州肉牛產業重點縣。
“家養三頭牛,柴米油鹽不用愁;家養十頭牛,北京上海隨便游。”一句順口溜,道出了發展肉牛產業帶來的改變,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養牛實現增收致富。
此外,在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系統功能的前提下,貴州還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林特產業,把良好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。
相關新聞